宝山区W12-1301单元98-02地块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和祁连山路交界处西南,东至规划祁康南路、南至规划姚湾路、西至98-01和98-03地块、北至南大路,占地面积约为9922m2。地块原土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及工业用地,土地原权属人为南大村,现土地权属人为上海宝山南大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地块历史上一直作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使用,地块上历史企业不涉及《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通知》(沪环保防〔2017〕311号)中的15类活动。根据《上海市宝山区W12-1301单元(祁连敏感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98-02地块未来作为公共绿地(G1),且可能作为社区公园建设。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公共绿地(G1)对应第一类用地。因此本项目土壤采用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情况:
2019年11月USDT数字钱包官方网站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受上海宝山南大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并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对宝山区W12-1301单元98-02地块进行了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地块将由农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转变为公共绿地(G1),且历史上存在有沿街商铺、上海浙闽物流有限公司、胜成物流仓库和道路,紧邻的地块存在有南大木材批发市场、商彩夹芯板厂和宝华眼镜有限公司,可能存在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有机农药和石油烃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情况。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的通知》(沪环土〔2020〕62号)中“历史上曾存在其他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情形以及调查发现存在来自紧邻周边污染源的污染风险,应按照技术要求开展采样分析等后续调查工作”。因此,建议进行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情况:
2019年12月USDT数字钱包官方网站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地块进行了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的初步采样,使用PID和XRF对土壤样品进行现场筛查,样品采集完成后送至宝钢环境监测站进行检测,并于2020年3月完成初步调查分析工作。
基于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1)采用专业判断法进行布点,在地块内共设置10个监测点位,其中6个为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点位。在位于地块西北侧1379m的历史上未进行工业活动的河边绿化带内设置1个土壤及地下水对照采样点。
(2)土壤分别采集表层土壤(0~-0.5m)、下层土壤(-0.5m~地下水水位以上)和饱和带土壤(地下水位以下)样品。现场共采集土壤样品38个(含5个平行样,3个对照样)、地下水样品10个(含3个平行样、1个对照样)、1个设备清洗样、1个运输空白样以及1个全程序空白样。
(3)该地块的所有土壤的监测项目为:《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基本项目45项和其他项目33项(锑、铍、钴、钒、一溴二氯甲烷、溴仿、二溴氯甲烷、1,2-二溴乙烷、六氯环戊二烯、2,4-二硝基甲苯、2,4-二氯酚、2,4,6-三氯酚、2,4-二硝基酚、五氯酚、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3,3'-二氯联苯胺、阿特拉津、氯丹、p,p’-滴滴滴、p,p’-滴滴伊、滴滴涕、敌敌畏、乐果、硫丹、七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六氯苯、灭蚁灵、总石油烃),同时测试pH值。所有地下水的监测项目与土壤一致。
(4)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
地块内土壤样品的pH值为8.24~9.36,样品中检出10种重金属(砷、镉、铍、铜、铅、汞、镍、锑、钴、钒)、10种半挥发性有机物(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屈、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有机农药1种(p,p'-滴滴伊)以及石油烃(C10-C40)。除了S1点位表层土中的锑及S1点位下层土中的苯并(a)芘以外,其余监测因子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对照点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5)地下水样品的检测结果:
地块内地下水样品pH值为7.49~7.68,样品中共检出9种重金属(砷、镉、铜、铅、汞、镍、锑、钴、钒)、7种挥发性有机物(1,2-二氯乙烷、苯、氯苯、乙苯、甲苯、间-和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及石油烃(C10-C40)。除了WS2及WS8点位的石油烃(C10-C40),其余监测因子浓度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V类水及相关标准要求。WS2及WS8点位地下水中石油烃(C10-C40) 超过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附件5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根据地块未来规划及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结果,该地块土壤存在锑及苯并(a)芘超过一类用地筛选值的情况,地下水存在石油烃(C10-C40) 超过《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附件5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的情况。地块不符合公共绿地(G1)用地的要求,需进行进一步的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宝山区W12-1301单元98-02地块,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和祁连山路交界处西南,东至规划祁康南路、南至规划姚湾路、西至98-01和98-03地块、北至南大路,占地面积约为9922 m2。地块原土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及工业用地,土地原权属人为南大村,现土地权属人为上海宝山南大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地块上历史企业不涉及《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通知》(沪环保防〔2017〕311号)中的15类活动。根据《上海市宝山区W12-1301单元(祁连敏感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98-02地块未来作为公共绿地(G1)。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公共绿地(G1)对应第一类用地。
初步调查
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USDT数字钱包官方网站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受上海宝山南大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并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对98-02地块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在地块内共布设6个水土复合点,4个土壤点位。调查结果显示:(1)S1点位的表层土壤中锑检出浓度为34.4mg/kg,超过了第一类用地筛选值20 mg/kg;S1点位1.3~1.5m处土壤的苯并(a)芘为1.87mg/kg,超过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0.55mg/kg。(2)地下水:地下水WS2和WS8点位的石油烃(C10-C40)检出浓度分别为793 μg/L和802 μg/L,超过《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附件5中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600 μg/L,分别超标0.32和0.34倍。
详细调查
2020年3~8月,USDT数字钱包官方网站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受上海宝山南大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对该地块进行了详细调查。
(1)以网格尺寸不大于20m×20m,围绕超标的点位(S1)分别布置5个详细调查土壤采样点,钻孔深度4.2 m,每孔采集6个土样。锑的最大值2.7 mg/kg,低于第一类用地筛选值20 mg/kg。苯并(a)芘的最大值0.52 mg/kg,低于第一类用地筛选值0.55 mg/kg。在S1原点位,钻孔深度4.3 m,采集6个土样。锑和苯并(a)芘的最大检出浓度分别为31.2mg/kg和1.37 mg/kg,高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20 mg/kg和0.55 mg/kg,低于第一类用地的管制值40 mg/kg和5.5 mg/kg。
(2)网格尺寸不大于20m×20m,在地下水总石油烃超标点位(WS2和WS8)所在区域分别布置4个详细调查监测井,井深6.0m,监测因子为总石油烃。总石油烃(C10-C40)最大值 576 μg/L,低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附件5中第一类用地的风险筛选值600 μg/L。复采WS2和WS8的结果,分别为703 μg/L和646 μg/L,与初步调查结果一致,均超过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附件5中第一类用地的风险筛选值600 μg/L。
(3)土壤S1点位补设地下水井,钻孔深度6.0m,监测指标同初步调查。钒的检出浓度低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附件5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其他检出因子的浓度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IV类水质标准。
结论和建议
土壤:结合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S1点位表层土壤(0~0.7m)的锑,检出浓度31.2~34.4 mg/kg,超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20 mg/kg,超标0.56~0.72倍;但是不超管制值。
S1点位1.2~1.5m处土壤的苯并(a)芘,检出浓度1.24~1.87 mg/kg,超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0.55 mg/kg,超标1.25~2.40倍;但是不超管制值。
地下水:地下水WS2和WS8点位总石油烃(C10-C40)的检出浓度,分别为703~793 μg/L和646~802 μg/L,超过《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附件5中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600 μg/L,分别超0.17~0.32和0.08~0.34倍。
建议: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技术规范,须对土壤超标点位S1的锑和苯并(a)芘、地下水WS2和WS8点位的总石油烃(C10-C40),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的风险评估工作。
项目来源
宝山区W12-1301单元98-02地块,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南大路和祁连山路交界处西南,东至规划祁康南路、南至规划姚湾路、西至98-01和98-03地块、北至南大路,占地面积约为9922 m2。根据《上海市宝山区W12-1301单元(祁连敏感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98-02地块未来作为公共绿地(G1),由于规划只到G1,后续不排除作为儿童公园,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按照从严原则,选择第一类用地进行评估。
2019年11月~2020年8月,USDT数字钱包官方网站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受上海宝山南大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对98-02地块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结果表明:(1)S1点位表层土壤(0~0.7m)的锑,检出浓度31.2~34.4 mg/kg,超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20 mg/kg,超标0.56~0.72倍;但是不超管制值。(2)S1点位1.3~1.5m处土壤的苯并(a)芘,检出浓度1.24~1.87 mg/kg,超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0.55 mg/kg,超标1.25~2.40倍;但是不超管制值。S1污染来自汽车补胎店的汽车维修经营活动。(3)地下水WS2和WS8点位石油烃(C10-C40)的检出浓度,分别为703~793 μg/L和646~802 μg/L,超过《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附件5中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600 μg/L,分别超0.17~0.32和0.08~0.34倍。WS2点位的污染来自汽车补胎店的汽车维修经营活动,WS污染来自胜成物流仓库的存货区。
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技术规范,须对土壤超标点位S1的锑和苯并(a)芘、地下水WS2和WS8点位的石油烃(C10-C40),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的风险评估工作。受上海宝山南大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委托,USDT数字钱包官方网站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对该地块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风险评估工作。
风险评估过程
暴露受体:场地未来的受体----绿地活动人群。
土壤关注污染物:苯并(a)芘和锑。
地下水关注污染物:石油烃(C10-C40)。
土壤的主要污染区域:S1。
地下水的主要污染区域:WS2和WS8。
风评结果简述
(1)1个点位(S1)的苯并(a)芘的浓度为1.24~1.87 mg/kg,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吸入土壤颗粒物和表层土壤蒸气4种途径的总致癌风险为2.29E-06~3.46E-06,均超过致癌的可接受水平1.00E-06,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吸入土壤颗粒物和室外表层土壤蒸气4种途径的总危害指数为0.42~0.63,均低于非致癌的可接受水平1。
(2)1个点位(S1)的锑的浓度为31.2~34.4 mg/kg,经口摄入的危害商为1.56~1.72。皮肤接触和吸入土壤颗粒物途径的危害商为0。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吸入土壤颗粒物3种途径的总危害指数为1.56~1.72,高于非致癌的可接受水平1。锑无致癌风险。
(3)地下水中石油烃(C10-C40),WS2点位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的浓度分别为793 μg/L和703μg/L,总的危害指数分别为2.40E-04和2.13E-04,低于非致癌的可接受水平1;WS4点位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的浓度分别为802 μg/L和646 μg/L,总的危害指数分别为2.43E-04和1.95E-04,低于非致癌的可接受水平1。因此,地下水中石油烃(C10-C40)的浓度范围为646 μg/L ~802 μg/L,均低于非致癌的可接受水平1,风险可以接受。
风险控制值和修复方量
对于土壤关注污染物苯并(a)芘和锑,建议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55 mg/kg和20 mg/kg。详见表1。
表1土壤关注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
超风险 污染物 |
最大 检出值(mg/kg) |
儿童/成人 |
筛选值 (mg/kg) |
管制值 (mg/kg) |
建议的 风险控制值 (mg/kg) |
基于致癌和非致癌效应的综合风险控制值 (mg/kg) |
|||||
苯并(a)芘 |
1.87 |
0.54 |
0.55 |
5.5 |
0.55 |
锑 |
34.4 |
20 |
20 |
40 |
20 |
根据风险控制值计算结果和各加密点位监测数据,利用插值法模拟,得到土壤超风险区域的面积、深度及理论方量,详见表2。锑和苯并(a)芘的超风险理论方量分别为64.86 m3和245.14 m3,去掉重叠部分的,总理论方量为280.07 m3。
表2 土壤超风险范围及理论修复方量估算
超标 点位 |
目标 污染物 |
超风险 理论面积(m2) |
深度(m) |
超风险 理论方量(m3) |
总理论方量(m3) |
S1 |
锑 |
49.89 |
0.0~1.3 |
64.86 |
280.07* |
苯并(a)芘 |
175.1 |
0.7~2.1 |
245.14 |
*水平空间上,锑的超风险范围在苯并(a)芘的超风险范围内;垂直空间上,0.7~1.3m处锑和苯并(a)芘为复合污染。总理论方量的计算为245.14+64.86-49.89*0.6=280.07 m3。锑和苯并(a)芘复合污染方量为49.89*0.6=29.94。
* S1点位土壤0~0.7m超标,下一层不超标的样品采样深度为1.3m,因此超风险的深度为0.0~1.3;苯并(a)芘在1.3~1.5m超标,上一层不超标的样品采样深度为0.7m,下一层不超标的样品深度为2.1m,因此超风险的深度为0.7~2.1m。
*模拟具有理论性,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建议
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技术规范,须对土壤中的苯并(a)芘和锑进行修复或风险管控。